這兩年圈內不少人在談到毛茶時,經常會提到一個詞“雞肋”,這類原料通常有以下特點:非常廉價、品質也很一般、用這些原料生產加工出來的產品,經常只能賣掉很小一部分或是干脆賣不出去,做庫存放下去也沒什么價值。不做堆在那里,做了搭上生產成本還是堆在哪里。
對于以上這類產品以及所對應的原料嚴格意義上來說都可以視為無效產能。所謂無效產能就是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所生產出來的產品很難出售,然后處置起來十分困難的商品?;蛟S有人會說,這還不簡單,便宜出掉甚至虧點本出掉都可以,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了?
對于個體茶商來說的確可以這樣,但整體而言這樣做不但無法解決實際存在的問題,還會讓情況更加糟糕。加上低端茶每年實際需求是5000噸,那么降價能否使這一類產品的銷量上升呢?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低端茶消費群體固定,本身所面向的對象就是對茶沒什么口感要求的群體。如果說有些人想喝茶,但是買不起,當茶價下降到他們能接受的范疇內就會產生銷量。但這個問題在低端茶身上根本不存在,你在現(xiàn)實中見過,已經窮到連售價十幾二十元一片的低端茶都買不起的人群嗎?如果真的有,那應該屬于飯都吃不上的存在吧,既然飯都吃不上哪里還有心情喝茶?所以不難得出一個結論,這類產品降價只會減少整體利潤,一些本就微利經營的茶企也會因為利潤的消失而倒閉,然后他們手里的庫存會變成新的負擔,如果為了收回部分成本,他們在倒閉前選擇拋售的方式處理這些產品,接下來就會變成惡性循環(huán)了。
想要解決上面這個難題,最好的辦法就是砍掉部分過剩產能以保障市場整體運行平穩(wěn)。至于說什么時候會出現(xiàn),我個人感覺明年也就是2022年就會開始論證研究。
文:天火